WFU

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

孩子,我捍衛你說不的權利

很多人都有困難拒絕別人的議題,因此造成職場、人際上很多的煩惱。當被問及無法拒絕別人的原因,我常聽到的答案是:「我怕他們會不開心/失望」、「我怕傷害到他們」、「我怕關係會改變」,甚至有些人是「我不知道為什麼,但是我就是不能說不」。這些困難拒絕別人的人,不論是在診間的個案,我的朋友,甚至包含我自己,常常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心力在消化因此而生的種種情緒:自責、懊悔、生氣、不平…,最終慢慢學會拒絕別人也是自己的權利。




孩子在約兩歲左右,因為語言能力、自我意識的發展,會有一段不要不要期,就是爸媽常說的惱人的兩歲期(terrible two),發展心理學上則稱為「反抗癖negativism」。雖然這段時期爸媽常常覺得很困擾,但從自我心理學(self -psychology)的觀點,反抗癖對孩子的自我發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孩子透過說「不」來探索自己影響世界的能力,意識到自己是與父母分開獨立的個體,從而產生自主性。

很多教養文章,都會提醒父母尊重這段時期孩子說不的權利,但我認為,培養一個人的自主性與拒絕的能力,從更早的時候就該開始,卻常被忽略。 

我觀察到嬰兒常被認為沒有自主意識,但其實還不會說話的嬰兒,會透過小小的身體,向大人說不。舉喝奶這件事為例,親餵的時候,只要手腳沒有被緊緊的包裹,吃飽時嬰兒自然會推開乳房,你也很難要一個不願意再喝奶的孩子吸吮乳房;然而,用奶瓶餵奶就不一樣了,很多奶瓶的設計是只要倒過來,奶水就會自己流出,再加上躺著餵孩子的姿勢,讓許多寶寶沒辦法拒絕喝奶,只能不斷地吞嚥,因為不吞,會嗆到啊!這不只是造成過度餵食而已,這也同時也讓寶寶得到「我的感受不被重視」、「這個世界不會接受我的拒絕」的訊息。開始吃副食品後,很多照顧者都會忽略孩子已經不想吃的訊號,例如轉頭、用手拍掉食物、將食物從手中掉落,繼續餵食,甚至很多孩子是邊哭邊吃的。本來只是中性的不想再吃口中的食物而產生的動作,常在照顧者的反應下渲染了情緒,諸如:「爸媽這麼辛苦煮給你的,你不吃爸媽好傷心」「哇你吃完了,好棒喔!再吃一口,哇更棒了!」「好好好,再吃一口就好」「不吃完爸爸媽媽不理你了」。

本來只是單純依據肚子飽餓而來的選擇,開始連結了「我拒絕的話別人會傷心難過」「即使我拒絕也還不會被接受」「拒絕的關係就會改變」的種種想法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些幼時的想法,漸漸就成為了孩子整個人生的核心信念,影響他們看待世界的觀點,心理學上的名詞,稱為「基模schema」。研究指出,人們常會注意到符合自己基模的事物,面對和基模不同的事物,也會扭曲或是解釋為例外,來讓他們符合基模。所以有拒絕困難的人,即使有人接受自己的拒絕,常常會覺得這只是因為這次比較幸運、或是對方可憐自己;或是有人被自己拒絕後表示沒有關係時,自我解讀為對方只是不好意思說真話。

因此,我捍衛孩子說不權利的方式,是從出生開始,使用孩子需要自主吸吮,奶水才會出來的奶瓶,不用躺著的姿勢餵奶,也不在喝奶時包裹手腳;孩子開始吃副食品時,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吃多少,怎麼吃,而不是用湯匙一匙接著一匙的餵,也不用任何討好/威脅的語言鼓勵/強迫/誘導孩子吃。雖然還沒有語言,但我相信即使是剛出生的孩子,也會透過身體表達自己何時接受、何時拒絕;孩子會透過與照顧者的互動,形塑自己與世界的關係。若每個照顧者都能善待與重視孩子表達的不,我想困難拒絕的人們,會少了許多吧!

文章原刊於好孕工作室專欄